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杞人忧天 (第2/2页)
汉中,必定不愿轻易放弃褒中。可仲明攻下褒中用了多少时日?从奏章公文上看,仲明九月上旬才开始攻城,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褒中! 我不知道仲明究竟是怎么攻下了褒中城,但既然他能强攻褒中,那么汉城、阳平关必定也能攻破。姜维要完了!” 金乡公主轻叹一声,幽幽道:“当年我在阁中,常听先父提起阳平关,先父在汉中便吃过大亏,为此抱憾多年。不想如今仲明也到了此地。” 曹cao是秦朗的继父,不过一提到继父、秦朗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他沉默了一会才道:“今日不同往昔。若无意外,此番从阳平关被赶走的人,多半是蜀军。” 这时卢氏的声音也轻轻道:“秦仲明竟然那般厉害?” 秦朗毫不犹豫道:“以我之见,当今天下,恐怕无人能及!” 卢氏低头想着什么,接着问道:“攻下汉中这么大的功劳,定将闻名天下罢?” 秦朗沉吟片刻,眼睛炯炯有神、不禁沉声道:“以仲明之才,成就远不止于此,我们秦家必将在青史上留下重笔。” 三人都怔怔地看着秦朗,但他们的神态、又各有不同,心情大概也不一样。 ……朝臣们离开殿中,王公渊王明山照例去了大将军府。兄弟二人进邸阁拜见阿父王凌时,大将军掾属裴秀、贾充等人也在场。 前线奏章刚刚送到洛阳,朝会上也廷议了此事。今日众人在邸阁厅堂议事,话题仍是谈汉中的情况。 不过大伙的言论,只是站在朝廷国家的角度、议论汉中攻守之势。 在场的人里面,王公渊的心情最是沉重。他当然能很容易想到,一旦秦仲明攻下汉中,其名声之盛、军功之大,恐怕除了大将军、王家其他人都难以匹敌了! 议事之后,众人陆续向大将军辞别,公渊是最后走的。 厅堂里屋的木地板稍高,公渊刚跨下木台,不禁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父亲王凌还站在木案后面,目送着自己。 王凌发现公渊的动作,朝这边轻轻点头示意。公渊转身再次揖拜,犹豫了片刻,重新向门外走去。 刚才公渊本来打算留下、单独与阿父谈谈,但终究还是作罢了。 道理他都明白,攻下汉中对几个辅政家族都有好处,可提升威望、稳定人心云云。 不过对于王家人、尤其是嫡长子王公渊,利弊何如,又岂是三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有些东西除非完全不让人看到机会,否则实难调整心态。 阿父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自然与公渊的感受不一样。 公渊走出邸阁,随即乘坐马车回宜寿里。他是倵卫将军,平时并不住大将军府,仍居住于宜寿里的王家宅邸。 回到家里,便见妻子诸葛淑迎了出来。公渊吩咐诸葛淑取来居家衣裳,把身上的官袍换下。 诸葛淑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道:“妾听说仲明又打了胜仗,打败了姜维?” 公渊听到这里眉头微皱,随口道:“汝的消息挺灵通阿。” 诸葛淑道:“阿父不也在殿中做尚书吗?妾今天与jiejie见过面,听jiejie说起了汉中之事。” 公渊默默穿好宽松的袍服,这才道:“魏军的局面不错,不过只要仲明平安无事、把洛阳中军带回来就挺好了。” 诸葛淑兴致勃勃地说道:“听说仲明很可能攻下汉中,获得大功!” 公渊“嗯”地回应一声,转身走出了房门。空中隐约传来了丝竹管弦之声,他又见阳光明媚、天气很好,遂信步去了东侧庭院。 一直待到黄昏时分,公渊才回自己住的庭院。 正当他入席用膳,放松下来,以为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却忽见一个侍女急匆匆地走到了门口。侍女揖拜道:“禀君侯,大将军府出大事了!” 公渊放下筷子,转头看了一眼门外黯淡的光线,脱口问道:“这会能有什么事?” 侍女说不清楚,慌忙道:“大将军府赶来的人,还在前厅门楼。” 公渊立刻从筵席上起身,看向同样一脸诧异的诸葛淑,说了一声:“我去前厅庭院问问。”西风紧的大魏芳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