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四章 论迹不论心 (第2/2页)
叔父们的晚辈,会不会显得资历不足?” 王广一脸诚恳中还有点急切的模样,劝道:“当年太祖在世,亦是唯才是举。仲明文武双全,有经纬之才,又收复了太祖都没守住的汉中三郡,如此大功,仲明自是当仁不让。” 秦亮道:“外舅过誉,不过只要是自己人来辅政,我们便都能放心了。” 王广点头道:“仲明所言极是。” 这时王令君不缓不急地走上石阶,秦亮二人都转头看了一眼。 没一会王令君走近,她用明亮的目光看向秦亮,肃穆的表情下、隐约掩藏着喜悦之情。不过她仍款款揖拜,说道:“妾拜见夫君、阿父。” 当着王广的面,秦亮也只能叠手弯腰还礼。 父女俩简单地问答了两句,王广便道:“汝三叔四叔还在陪宾客,我也要回厅中了。” 秦亮道:“外舅先行,我随后就来。” 王令君回头看了一下王广的背影,对着秦亮露出了浅笑,立刻叫秦亮好似看到了春季鲜花盛开,美好而温暖。但她的笑随即忽然收住,且有些许羞愧之色,脸颊微微一红。她缓缓叹出一口气,身体也放松了不少,轻声道:“夫君此次出京的时间最长,终于是好好地回来了。” 秦亮握住她的纤手,说道:“卿不用每回都担忧,战阵之上危险的是冲锋陷阵的将士,我从来不去前面拼杀。” 王令君没有抽手,只是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这里的位置那么高,妾尚在丧期呢。” 秦亮遂轻轻放开了她的手,感慨道:“我在汉中见了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听说他也来大将军府、与令君见过面。令君劝说外舅的事,张欢也说了。卿真是秀外慧中,又识大体阿。” 王令君瞪了他一眼。 秦亮笑了一下,马上也回过神来、收起了笑容。 王令君又轻轻地说道:“妾不劝阿父,阿父终究也会那样做。他分得清亲疏,相信夫君的为人、才能。” 秦亮不禁看着令君的脸。阳光正洒在她秀美的脸上,单眼皮眼睛略显憔悴,却明亮有神,温婉中带着傲气、内敛间似有思量。虽然出身士族大家的女子也不能涉足政务,但令君显然懂得不少事。 秦亮想了想,便点头道:“令君说得对。不过外祖刚去世的时候,估计外舅也没太多心思琢磨别事,家里人劝劝还是有用的。” 王令君道:“姑婆也劝过阿父。姑婆与君没见过几面,却也很信任夫君。” 秦亮移开目光,用随意的口气道:“是阿。” 他当即又道:“王家人在丧期,应该不会设宴待客。一会我便与宾客们一道辞行,先回卫将军府,卿也与我一并回去罢。” 出嫁了的孙女服丧,不用留在娘家,王令君回夫家继续服丧没什么问题。 王令君却犹豫了一下,好言道:“祖父去世后,王家人不便在大将军府久留,如今夫君也回到洛阳,要不了几天、祖父的灵位就会迁回王家宅邸。到那时妾再回来,从王家宅邸离开没那么显眼,君可同意?” 王凌之死,秦亮的悲伤十分有限,连谒灵时都需要用力酝酿情绪。但王凌是令君的亲祖父,祖孙之间多少都有些真挚的亲情。 于是秦亮立刻说道:“令君为祖父多守几天灵,何须我同意?那等几天,我再去宜寿里接卿回府。” 王令君抬眼看了一眼楼阁门口方向,小声道:“守孝期间,白夫人不准姑姑去卫将军府,姑不能与妾一起回来了。” 秦亮踱了两步,说道:“卿叫姑照顾好自己,除了原来她身边的侍女,我再叫吴心派两个亲信过来、服侍姑的起居。若有什么话,姑可以让她们转达。” 王令君道:“唯能如此。” 一时半会秦亮也没什么好办法。 玄姬与令君的处境不一样,玄姬是王凌之女,主要问题还是玄姬名分上没有出嫁。平时她在侄女府上、尚且勉强说得过去,但若在守孝期不在家里,便不太好找理由了。 白氏管这件事也没有错,她必定想要进一步坐实玄姬的王家人身份。服丧守孝不仅是道德义务,有时同样表示身份權力,死者有儿女的情况下、外人想守孝也没资格。便如同儿媳平时与公婆处得鸡飞狗跳,但丧事上哭得比谁都大声,大概便是在向亲戚宾客声明、她将成为一家女主。 可惜的是,秦亮恐怕将有一段时间无法与玄姬相处了。西风紧的大魏芳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