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让人一头雾水的(超大碗) (第4/4页)
以消费多少呢?显然一个人不可能吃100个面包。 而剩下的99%的中产、普通人和穷人,他们又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消费量很难提升。 为了提升消费,西方金融集团发明了贷款消费、信用卡,让普通人可以用自己未来的钱来增加消费,然后背负债务。 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算计。 也是为了敲骨吸髓,连普通人的未来都彻底掠夺殆尽。 安德烈何尝不明白其中的诡计,但这也是西方的根基,除非来一次彻底的清洗,不然很难转向。 “要改变这一切,太难了。” “是呀!太难了!”杉山勇次郎太清楚那些财阀和大家族的尿性了,东瀛的情况比欧盟还严重,普通东瀛人根本没有出头的希望。 亨利岔开这个沉重的话题:“听说埃及正在推广海水稻,推广的情况如何?” 杉山勇次郎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应该种植了几十万公顷吧!红海行省那边已经有一部分成熟了。” “如果埃及可以大量种植海水稻,那粮食产量应该可以自给自足吧?”大卫笑着问道。 杉山勇次郎耸耸肩:“应该可以,反正我们是不缺粮食的。” 大卫畅想起来:“这就是智人的科学生产力理论吗?如果可以将整个撒哈拉大沙漠的低洼区域都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那该是多么庞大的面积。” 事实上,整个撒哈拉大沙漠,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的面积,大概有5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区域,则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这些区域只要有海水,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水稻种植区。 如果真可以实现200万平方公里的海水稻种植,以海水稻每年每公顷24吨的产量,预计可以生产48亿吨大米。 平摊到全球80亿人口,每人都可以分到600公斤。 什么叫做生产力的爆发。 这就是生产力的爆发。 其实单凭埃及这100万平方公里,如果智人要全力开发,除了尼罗河三角洲和河谷平原,以及那些高原和山地,仍然有70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发潜力。 只是现阶段没有必要开发那么多海水稻,毕竟智人的人口还不到10亿,消费不了那么多粮食。 智人去年粮食年产已经近10亿吨了,今年加上埃及区、马达区、东巴区,估计总产量会突破13亿吨。 大卫虽然不知道智人的粮食生产量,但他知道智人肯定不缺粮食。 单从今年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挂单量,就知道智人的粮食产能非常庞大,这非常容易看出来。 毕竟智人不是天竺,不会自己不够吃,还大量出口粮食。 大卫和杉山勇次郎等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聊天内容涉及到了智人那边的方方面面,也有对欧盟未来的谈论。 整体来讲,大卫三人对于智人还是非常有好感的,虽然有一些东西不符合他的三观,但至少智人在福利上,那是没得说。 现在欧盟经济已经不行了,各地都在闹,在大卫看来,让智人吞并欧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作为一个法兰西人,他希望法兰西可以继续走下去。 可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这方面,法兰西人比其他欧洲人更有想法。 其实智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埃及就紧挨着欧洲,欧洲又没有办法设墙彻底堵死智人的信息流入,现在很多欧洲人或多或少知道智人的一些情况。 特别是那些对当前生活不太满意的欧洲人,更是产生了给智人打工的危险想法。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感谢书友“没钱吃饭饭”、“对于你的想法表示不服”、“云哥大大”的打赏。 (本章完)岭南仨人的智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