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与默多克第一次交手(1/15) (第3/7页)
?”大卫才不信肖恩的话呢。 “我想插一手,我想组建一个有线电视频道。”肖恩毫无隐瞒,反正他都准备给都城媒介下收购邀约了。 “哈……”大卫一脸无语,“虽然说分散经营不是什么问题,但,你不觉得,你现在的这点资产太分散了吗。” “呃……五爷爷准备借我点钱?那感情好。”肖恩顺杆就爬。 大卫:“……” 你这不要脸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风范。 “索尔兹伯格哪里我会帮你打个招呼,至于组建电视网的事,洛克菲克家族不会为此发声,这是你的个人行为。”对付自己……啊呸,对付肖恩这种人,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明确表示拒绝。 肖恩砸吧砸吧嘴,有些遗憾地说道:“行吧,真是,太遗憾了。” “呵,你要是觉得遗憾,那财团可以投资。”大卫嗤笑一声说道。 “呃……那就麻烦五爷爷了,我等消息,好了,不打扰五爷爷休息了,再见!”说罢,肖恩直接挂断电话。 借钱可以,投资就免了,肖恩一直以来的原则。 “臭小子!”听着电话里传出来的忙音,大卫老头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骂道。 洛克菲克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一边骂,一边还是吩咐下面的人去办事。 肖恩这边很快就接到回复。 索尔兹伯格那边推掉了原本的事,专门抽出来时间与肖恩见个面。 《纽约时报》最早的创始人叫亨利·贾维斯·雷蒙德,1896年的时候,报纸濒临破产,又被阿道夫·奥克斯收购了,在他的领导下,《纽约时报》逐渐成为首屈一指的大报纸。 1935年阿道夫·奥克斯死后,《纽约时报》他的女婿索尔兹伯格成为报社社长,30年后,《纽约时报》成为索尔兹伯格家族所有。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钱’还戴上了别人的帽子…… 真不怪重男轻女。 1969年起从家族企业变为股份公司,成为拥有多家美国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国外联合企业的大报团。 当前的报社所有者是索尔兹伯格的独子,人称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 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60多岁了,可还是主动到了大楼门前迎接肖恩。 比资产,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比不过肖恩,比年纪,他儿子都比肖恩大了。 寒暄一阵,阿瑟把肖恩接到了楼上自己的办公室。 同在纽约,《纽约时报》是发行量最大的,最权威的媒体,但,自从默多克收购《纽约邮报》以来,在发行量突飞猛进,已经一定程度地挑战了《纽约时报》的地位。 虽然一向以严肃著称的《纽约时报》很是鄙视《邮报》的这种夸大和涩情的报道方式,但,事实就是事实。 互相吹捧了一阵之后,肖恩直接挑明来意,希望《纽约时报》能揭露一下默多克的丑行。 对此,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沉吟一阵便答应下来。 一来是与洛克菲勒家族关系密切,二来,也是对新闻集团的飞速发展报以警惕。 同行是冤家。 而且《纽约时报》并没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点,与默多克是不同的。 还是保持了一些传统媒体人的cao守。 起码是在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执掌期间是这样的。 搞定阿瑟,肖恩便直接告辞。 媒体、政府、自己,三方发力,绝对能让默多克好好喝一壶。 …… 作为新闻集团的老板,大学期间在英国上学的默多克是有吃早饭看报纸的, 坏习惯的。 容易铅中毒! 铅中毒的表现就是暴躁,易怒…… “该死的,这群傲慢的家伙!”默多克快速翻看了几张报纸,出去他新闻集团所属报纸,美国东部这些报纸基本都报道了默多克企图收购多家电视台的消息。 除了所在版面不同之外,其他区别不大。 所有报纸都统一口径地指出,新闻集团已经触犯了美国法律。 尼克松时代便出台了‘新闻法案’:广播电视公司拥有的电视台的全国电视观众覆盖率不能超过美国家庭总数的35%;一家广播公司不能在一个城市拥有两个广播电台;一家公司在一个地方市场不能同时拥有电视和广播、电视和报纸;一家传媒公司在一个城市里不能同时拥有两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