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四章忠臣  (第2/2页)
抵御西蜀。荆州、兖州、并州空虚,始有孙权入犯,攻克江夏。如今陛下倾中军之力入关中,以战西蜀,洛阳无兵也。今又损五、六万士卒,将尽大败,中原恐有不安。”    司马懿分析三国局势,侃侃而谈说道:“孙权闻此战果,知晓中原空虚,又岂会舍易而求难,西攻西蜀否?西蜀有永安为险,山道连绵,孙权得此地,如同鸡肋,又岂会毁吴蜀合盟,以近我大魏乎?”    司马懿又说出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曹魏战败后,兵力空虚。四周的敌人将会如同饿虎扑食一样,围拢上来吞食曹魏的领土。如今曹魏的敌人可不只是蜀汉,还有东吴、辽东公孙氏、鲜卑轲比能。    沉默许久的卫臻,出列说道:“启禀陛下,今当深思。我大魏在关中之兵,乃天下之兵,是我大魏可以威震天下之依仗。今陛下屯于关中不撤,四夷闻之,边境难以安宁。东吴将肆虐无度,辽东可进犯幽州,敢问陛下我国当又何以对之?”    卫臻见榻上的曹叡没有反应,继续说道:“陛下,臣虽为微末之才,但亦敢言春时三月,孙权必然举兵进犯。届时吴在南,若陷合肥或樊城,荆淮恐不复我等之手。”    闻言,曹叡脸色微变。    其实他们所言,曹叡又如何不知呢!    曹魏大军现在面对的困难还不止这些,蜀汉回国休整的援军还在赶来的路上。而且接下来天气转暖,蜀汉士卒的战斗力又可以达到巅峰。    辛毗迟疑半响,也将不好的消息告诉曹叡,说道:“启禀陛下,疫病肆虐,大军中仍然有士卒感染。而且据洛阳来报,郭太后于正月,在许昌宫崩。洛阳疫病未止,多有死伤。”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皆变。    郭太后乃曹丕的妻子,郭女王也。如今去世,于国不利啊!    曹叡叹了口气,他对郭太后实在没有感情,不过她现在病逝,他也不能不表态。    虽有这么多困难,但让曹叡主动撤离关中,他还是难以甘心,追问道:“太后驾崩,朕当要理之,不过关中战事仍重。今若按诸位所言,可是弃守关中,莫非要将关中数十万百姓让于西蜀乎?”    司马懿沉吟少许,说道:“陛下若不舍关中百姓,可效彷武帝所为,迁关中百姓于河东或洛阳。”    辛毗咬了咬牙,如实说道:“陛下,关中虽重,但与十万大军相比孰轻孰重,望陛下知晓。今精兵多有折损,辎重遗失颇多,强行作战,于大军不利,恐有战败之危,蜀人非一般之敌啊。”    曹叡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众人,脸色难看地问道:“诸将军可策守关中与长安否?”    面对曹叡的询问,众人垂下了脑袋,不敢直视曹叡的眼睛。    曹叡见状,冷哼一声,问道:“今关中不可守,诸位言退。诸位谁敢保证河东又能守乎?”    “臣敢!”    司马懿站出来,斩钉截铁地说道:“陛下若能信微臣,臣愿为陛下镇守河东及弘农,可令西蜀不得克也。”    “当真?”曹叡反问道。    司马懿自信地说道:“臣不敢欺君,陛下若能纳臣之言,臣必能迁河西(指黄河西岸)百姓数万人以入河东,及令西蜀不得克也。”    曹叡见司马懿如此自信,宽心说道:“卿既有此言,朕当信之。朕有箭伤,难以督战,今当回都。朕将关中后续之事,交予卿。何如?”    “臣愿领此重任,不负陛下之托。”    危难时刻,大魏忠臣司马懿还是愿意站出来,为大魏分忧。    (求票票~)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