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食全食美 第91节  (第2/3页)
西南一圈儿的。    这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最后一条信息:    去岁过了乡试!    举人!    二十岁的举人!    多少人一辈子考到死都还是个童生,二十岁的举人固然不算空前绝后,但也绝对是佼佼者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师雁行不禁肃然起敬,再仰头看对方的双下巴时,已然有了点不一样的感悟。    这是赘rou吗?    不,这是满溢出来的智慧!    师雁行也忙介绍了自己,说出来的东西跟读书不能说完全匹配吧,只能说毫无关联。    听听,十三岁,女的,卖大碗菜起家,今年在街上开饭馆!    十分罕见地,师雁行产生了一点点酷似羞愧的情绪。    没文化啊!    谁知田顷就很高兴地说:“原来小师妹家也是做买卖的么,如此,你我真可谓师出同源了。”    师雁行眨巴下眼睛,试探着问:“敢问师兄……”    田顷乐呵呵一笑,柔嫩的双下巴跟着微微荡出一点弧度,两只眼睛也像发面包子上的褶儿一样眯起来,“惭愧惭愧,织些蜀锦罢了。”    他还没出生时,家中已有良田千顷,祖父就很尽心地为大孙子取下名字:田千顷,淳淳长辈关爱之心肆意流淌,一度令人窒息。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千顷少年被裴远山收为弟子,觉得这名儿着实太露骨,就把中间的“千”去了,好歹低调了些。    师雁行:“……”    啊,这该死的富二代!    天下土豪这么多,为何漏下我一个?    时下商户之子入朝堂不易,可裴远山却偏偏收了田顷做弟子,再联系自己,师雁行心中陡然生出某种诡异的猜测。    她往里面看了眼,确认裴远山并未关注这边,这才小声问:“敢问二师兄,你我可还有其他同门?都是什么来头?”    田顷似乎是个很好脾气的人,几乎有问必答。    “师父不大喜热闹,收徒不多,大师兄已是而立之年,上一届中了进士,如今在翰林院编书。再就是有位小师弟,十七岁,不过如今你来了,他就是三师兄啦……”    最终结论:    大师兄出身寒门,当年家里穷得吃不起饭,可偏偏脑子好使,爹娘就四处带着他求告,后来偶然遇到外出游学的裴远山,看这孩子有灵性,就现场收了做弟子。    三师兄柴擒虎,父亲是地方武官,机缘巧合下救助了裴远山夫妇,并顺势请到家中做客。    裴远山就此见到了正舞刀弄棒,准备考武举的柴擒虎,觉得这么个孩子考武举可惜了,不如跟着我学文吧……    大禄朝重文轻武,边关以多年不打仗,武官备受歧视,被低两级的文官指着鼻子骂都不算稀罕事,确实没什么出息。    说到自家师兄弟,田顷就很骄傲,胖脸上沁出一丝慈父般的微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