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食全食美 第112节  (第1/3页)
    江茴心生欢喜,声音中难掩期盼向往。    “正房好敞亮,也大,隔开东西两大间,小两进。你独自占一边,我跟鱼阵一边,里间做卧房,外间做书房,拉上帘子,互不相扰。有外客来了,在正厅接待,隔着帘子也瞧不见里头。”    即便帘子开闭,最多看见书房,里面的卧房依旧隐秘。    其实正经应该用多宝阁或大屏风隔开,但寻常百姓人家哪里来的闲钱置办?也没那么多东西摆,故而这类出租房内大多没有桌椅板凳之外的家具。    两侧厢房也十分宽大,师雁行想着买来的女孩子们,外加郭苗和胡三娘子,一侧厢房就绰绰有余,再多几人也住得下。    剩下的空出来放石磨、各色大料以及其他家当。    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师雁行深觉只胡三娘子一个护院不成,前阵子已让她给昔日好友去了信。    若是顺利,再过两月必有回音。    师雁行买了五个女孩子,要么是家里揭不开锅,看年景又不好,索性提前卖了的;要么是家里有哥哥要成亲,卖了妹子换彩礼。    大的才九岁,小的只有七岁,都很健康,只是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有些怯怯的。    签了文书,她们就都是师雁行的人了。    古代人口买卖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条,买家付了钱,人牙子也不立刻交人,而是会先帮着打理一回。    会卖孩子的人家都不富裕,没病就够难的,要干净?做梦去吧!    这些孩子身上都有虱子。    这年月想喝口水都要去一桶桶提,提来了烧水不要柴火么?都是本钱。    故而在底层人家,洗澡都是奢望,能时不时洗洗手脸就不错了。    五个女孩子,总价七两,交钱的时候,师雁行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只是卖价,那买的时候呢?    一扭头,就对上一双双澄澈而茫然的眼睛。    这是人啊。    周开见多了心软的,并不以为意。    “掌柜的到底年纪轻,心善,殊不知您买了她们才是真正的大善事呢!在您这儿好歹像个人,若落到旁人手里,指不定做什么呢!”    现在还没闹灾,又都是健康的孩子,这才能有这个价。    好些人贩子专门挑了闹灾的时候出手,饿殍满地,一小口袋粮食就能换个活人!    再艰难的时候,甚至都不用粮食,一副薄皮漏风棺材就够了。    残酷吗?    残酷。    可买卖双方都愿意。    跟着有可能活,不跟着走?野狗正在背后等食吃呢!    租下来院子,师雁行就开始“折腾”:    师家好味后院的杂物都挪过来,骡子也牵走,将前头的厨房迁到后院,搭棚子,既开阔又亮堂,夏日做饭也不捂得慌,穿堂风很凉快。    等天冷下来,再请泥瓦工盖实体小屋,眼下倒不必。    空出来的大堂部分又能多摆三张桌子,一眼到头,方方正正,瞧着也爽朗开阔。    楼上原本的两间卧房重新装饰下,改做包厢。    里头摆上大圆桌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