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党同伐异  (第3/3页)
是名义上好听一些,是为朝廷大义,为读书人着想,但其实跟党同伐异无本质区别。    “再者,如今朝中并无显贵退下,黄公年岁已大,论资排辈……只怕等不到那天。”    苏熙贵满是遗憾。    黄瓒现在年岁不小了,因他不隶属于朝中哪个核心派系,乃是在地方立功被皇帝调到京师出任户部侍郎,所做的又基本是治理宣府粮草、军饷等事,使得黄瓒再受器重也是皇帝看重,但朝中大臣升迁、任免之权责,却牢牢地掌控在文官派系手中。    黄瓒大概跟苏熙贵私下讨论过这件事,到南京当户部尚书,名利地位都有了,这辈子算是值了,留在京师苦熬,不一定能熬出头,给人打下手还要看别人脸色……老人家也要自尊的。    朱浩点头:“以我所见,留在京师比在南京更好,用不了几年……”    话故意说一半,让苏熙贵自己去揣摩。    苏熙贵眼前一亮,好像听出一些苗头,但又不敢深想,徒留执念,旋即自嘲一般,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此等事,并非鄙人这般草民能决定,一切听从天命吧。”    ……    ……    不管黄瓒年底是继续留在京师,还是往南京,但看起来至少暂时不用致仕。    其实朱厚照很看重黄瓒。    但正是因为皇帝觉得黄瓒有本事,西北一战中,黄瓒功劳不小……这让朝中文官小圈子越发排挤他,毕竟黄瓒属于那种善于迎合的官员,为正统文官所不耻。    初五下午。    朱浩在城内拜访了一些出身安陆的名儒,目前迁居武昌府已有一些时日,但依然保持了乡土情。    朱浩算是替兴王府出来拜见。    临近日落时,他在一处姓洪的官绅府邸,见到同样前来拜访的朱万泉。    朱万泉从京师回湖广参加乡试,因为朱家上下户籍如今都已改在湖广,朱家人无论是谁参加科举,都要回户籍坐在地。    叔侄二人许久未见,见面后,自然要找个地方吃顿饭,叙叙旧。    “……四叔,这两年家里人都还好吧?说起来,我很久没见过祖父和祖母了,还挺想念他们的。”朱浩道。    朱万泉叹了口气:“朱家在京师,境遇并不好。”    一句话就把朱家迁居京城的情况做了总结。    能好就怪了!    现在朱家是给朱万宏当人质,虽然不会限制你们一大家子人在城内的活动,但你们出个城试试?    做生意?    京师寸土寸金的地方,门阀林立,权贵的白手套到处都是,以朱家经营生意的手段,折戟沉沙是大概率的事情。    安陆之地没大老虎,朱家几只猢狲都称不了大王,更何况是京师?    “此番回来,是要将安陆之地田宅加以变卖……你二伯也回来了,正往安陆去。”朱万泉道。    朱浩问道:“刘管家可同行?”    朱万泉摇摇头:“两年前便归乡,听闻已病故,具体情形如何并不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